前言 1931年“九一八事变”发生爆发之后,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在武大校园里风起云涌。1938-1946年,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流亡办学。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宏阔背景下,武大师生以超迈、坚韧的精神书写了苦难而又辉煌的历史篇章,留下了一所大学永不磨灭的文化抗战记忆。
风起云涌 1931年,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后,武汉大学师生群情激愤,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在武大校园风起云涌。成立各种抗日救亡组织;致电当局并游行请愿,表达抗日诉求;开展国难演讲,进行抗战宣传;开展捐献劳军活动;收容大批战区同学;实施战时教育和军事管理;为局部抗战之中国提供各种服务。
抗战中枢 1937年7月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年底,上海、南京相继沦陷,武汉逐渐成为中国的“战时首都”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。 国立武汉大学旧校正式成立,陈诚任部长,周恩来与黄琪翔任副部长,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。 1937-1938年间,蒋介石、汪精卫、陈果夫、陈立夫、冯玉祥、陈诚、李宗仁、白崇禧、周恩来、陈独秀、董必武、博古、王明、陆定一、沈钧儒、王世杰、罗家伦、陶希圣、郭沫若、萧军、冼星海等众多军政要员或文化名人,均曾来武汉大学演讲或从事与抗战有关的其他活动。蒋介石、宋美龄,周恩来、邓颖超,郭沫若、于立群等先后寓居珞珈山。 武汉大学西迁之后,珞珈山校园被借作军用,成为武汉抗战时期一个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,国共两党重要人士在珞珈山上比邻而居,精诚合作,共赴国难,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华章。
烽火乐山 1937年7月,日寇侵凌华夏,国土节节沦陷。为保存我国文化教育的命脉,增强中华民族长期抗战的实力,各地高校都进行了历史上罕见的向内陆迁移运动。武汉大学于1938年2月21日召开第322次校务会议,决定西迁至四川乐山(古称嘉定,又名嘉州)。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武大师生于民族危难、山河破碎之际开始了艰难的西行之路,800余名师生分批乘船,溯江而上,几经辗转,终抵嘉州,以至八载。
凯旋珞珈 1945年8月10日,武汉大学电机系力迅社学生通过实验室电台,率先得知日本准备投降的消息,并迅速传布到整个乐山城。当日,武大师生与乐山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游行,庆祝抗战胜利。1946年10月,武汉大学师生经历了八载炼狱,八载辉煌,终于以胜利凯旋的姿态重回珞珈山。 后记 武汉大学自2008年开始就举办了一系列纪念西迁的活动,如重走西迁路、自编自演大型话剧《西望乐山》、编纂文集和图集、建设西迁纪念碑等等。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,为立体呈现武汉大学战时教育图景,我们在2015年暑期花大力气对抗战时期国立武汉大学办学的文献、档案、图片、实物等珍贵资料进行了集中梳理并举办了这次展览,意在重温1931-1946年武汉大学艰难的办学史和抗战史,向先贤致敬,并从中汲取历史教益和精神力量。 |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:430072
鄂ICP备05003330 Copyright © 武汉大学2014